解密京津冀规划台前幕后

2015-4-6 12:17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京津冀协同发展地方经济账如何算

在京津冀三大率先突破的领域中,产业协同发展最为核心,也是各方争议最激烈的领域。

“每个功能的疏解都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应该是转型升级、再创新的过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首钢原董事长王青海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首钢搬迁到河北,不是将原有的设备和工艺搬迁,首钢主要采购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装备,除了留一些标志性建筑当作纪念之外,全部拆除,新钢厂全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装备。搬迁后的首钢进行了彻底地产业升级,过去首钢老厂区主要生产建筑材,现在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社会需求比较高的高端板材,比如汽车、家电板材、管线钢等。

“以北京市的动物园批发市场迁往河北为例,不是简单地迁移,而是一种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据李士祥介绍,“动批”的官方网站总部设在北京,还要在北京建设体验展示中心和研发中心,而物流园区则设置在河北,这种模式极大提升了原有的商业效率。未来,北京市将依托西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动物园批发市场迁往河北的物流园区配置相应的基础教育。

产业搬迁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转移带来的GDP、税收和政绩转移。企业转移后各地政府经济账怎么算?首钢搬迁以前,它的纳税额占整个北京市税收的5%,因此搬迁到河北唐山经过多年艰难谈判和沟通。

在京冀座谈中,河北相关负责人曾经这样表态:“北京迁移过来的企业,以前在北京交一个亿的税,搬到河北来,仍可以交给北京一个亿的税收。什么时候超过一个亿了,剩余的再分成,五五、四六都可以。企业到河北十年超不过一个亿,一分钱都不要。”

“如果是新建厂,税收给当地,不是新建厂,就采用分成的方式。”王青海认为。以首钢为例,由于首钢搬到曹妃甸是新建的厂,增值税全部交给地方,所得税则由双方省市协商。但因为首钢搬迁以来因为新建,一直处于亏损,近年才有改观,北京和河北还未详谈分成。“封死存量,增量分成,保证北京的经济总量不减少。”

而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得知,北汽集团搬到河北沧州,税收全部交给了河北。“北京通过优质企业搬到河北不要税收,表明自己的态度。也由此希望河北能够接受更多不太受欢迎的企业。”参与北汽招商的河北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即将于近期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就完善区域产业协作中的利益协调分享机制等关键问题作出指导规划。
1234567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