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评价空气质量六项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重庆均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稳定在325天以上,连续7年无重污染。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刘芹向记者介绍,取得这一良好的成果主要是重庆狠抓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加强源头防控。”刘芹介绍,重庆市持续深
化工业、
交通、扬尘、生活污染控制。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全面落实大气专项补助资金、减交环保税、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激发企业提档升级,新增完成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37家,新增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企业82家。在交通污染控制方面,重点通过调整
运输结构、新能源汽车推广、老旧车淘汰等促进交通污染
减排,主要枢纽港铁路接入率达100%,淘汰治理老旧车辆13.3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5.3万辆。在扬尘和生活污染控制方面,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控制攻坚提升行动,创建和巩固示范工地(道路)860余处。分类开展老旧小区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烟熏腊肉整治,建立13个秸秆综合处置点。
“加强精准攻坚。”刘芹向记者表示,一方面,重庆市针对冬春季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坚持早研判、早部署、早启动,成立今冬明春“治气”攻坚指挥部,每日分析研判空气质量,现场交办、帮扶涉气
问题,“点对点”会商区域空气质量,24小时调度各区县污染应对情况,精抓细扣每1微克,全力拼抢每一个“蓝天”。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巴渝治气”,上线重点污染源管控、污染应急应对等多个特色应用场景,比如通过高空瞭望AI自动识别烟雾报警系统能准确识别烟气、焚烧、扬尘等问题,大大提升治气调度的及时性、精准性。
最后是加强协同共治。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公安局、
市场监管局、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能源局等市级相关部门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和管控。重庆市“治气”攻坚指挥部定期召开调度会,按月通报空气质量排名,对空气质量管控、改善不力的区实施约见约谈等,压实各区县党委政府“治气”责任。各区县政府将“治气”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绩效目标考核,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同时,召开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会议;统一毗邻区域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和应对措施,建立川渝联防联控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共同会商,同步启动污染预警和
水泥、砖瓦窑企业错峰生产;开展川渝毗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督导帮扶和交叉执法。
刘芹同时表示,虽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重庆地处
四川盆地,空气质量尚未摆脱“气候影响型”,特别是冬春季逆温、静风、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增加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难度。为此,重庆还将持续综合施策系统深挖减排潜力、进一步优化污染天气应对机制,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