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绿色金融应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

2025-1-20 10:46 来源: 岳品瑜,董晗萱 |作者: 北京商报

      1月17日,由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主办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蓝皮书——政策与实践全景解读》成果研讨与发布会在京举办。

  围绕绿色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提到了“绿色金融原则、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数据”三个维度。

  其中,李礼辉指出,绿色金融旨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他强调,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态势良好,是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做得最好的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这一数字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7.5个百分点。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4.81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84亿元。

  一方面,着眼长远,以战略利益为主导,优先支持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促进绿色低碳产业优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金融市场功能,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增加绿色债券的品种,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支持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投入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

  另一方面,遵循市场化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主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可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是对低能耗、高产出的先进产业、先进企业、先进项目的支持扶持,也是对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产业、落后企业和落后项目的扬弃,不仅有支持和帮助,也少不了舍弃和放手。绿色金融同样必须坚持审慎原则,避免无效的信贷投放,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可化解、可承受的水平。

  在绿色金融市场方面,李礼辉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金融工具属性,其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价值预期。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应确保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实现碳排放权总量控制的可预期稳定性,建立透明的调节机制,并根据不同行业、产业、区域和企业的碳排放水平,明确区分碳排放权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避免黑箱操作。

  同时,应该实现碳排放政策落地实施可监督的可行性,建立透明的计量机制,完善碳排放的计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立数字化的监测系统,明确企业控制碳排放的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确保碳排放的可计量和可监测,这才能够实现碳排放权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交易。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