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县(市、区)要怎么做?近日,
浙江省首个县(市、区)级碳达峰实施方案——《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市萧山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碳达峰实施方案》)在杭州市萧山区正式印发。该方案按照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和碳达峰试点建设有关要求,致力于探索数智赋能碳达峰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加快推动萧山区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民生保障和低碳转型。
该方案的出台,缘于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典型代表性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杭州市成功入选。作为杭州工业强区,萧山区2023年
碳排放总量为2093.39万吨,可谓杭州碳排放的大头,其中工业碳排放占比40.59%,能源碳排放占比16.24%,
交通碳排放占比15.02%,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为减少碳排放,萧山紧紧抓住
电力这一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和碳
减排的关键因素,组织由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联合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共同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并结合萧山实际和电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打造“协同城市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媲美国际先进”的全国碳达峰试点萧山样板。
据了解,该方案提出了萧山碳达峰试点建设的两阶段目标,明确到2025年,“双碳”数智赋能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全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试点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到2030年,建成全国碳达峰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全面建立各项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
政策机制,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为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萧山经验。
方案全国先行,先试打造经验。“实现碳达峰是一场全民行动,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萧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萧山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可以有效激发城市和园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区县级城市碳达峰提供成熟的经验参考,为全国“双碳”目标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