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涌动绘生机——贵州扩绿兴绿护绿提升生态亮色

2025-2-5 14:1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徐涛

  冬去春来,绿意盎然,贵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2月4日农历大年初七,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的山坡上,不少干部群众挥锄挖坑、扶苗培土、浇水定根,一株株树苗稳稳扎根土壤,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绿意。

  自2015年春贵州启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以来,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义务植树便成了贵州不变的“绿色约定”。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贵州森林覆盖率从49%跃升至63%,森林面积达1.66亿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这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始终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不断提升生态底色、成色、亮色,深入实施森林质量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振兴等“六大行动”,走出了一条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扩绿:增绿添彩 扮靓山川

  冬春之交,正是造林绿化的黄金时节。

  1月9日,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双重”工程施工点,50余位村民不畏低温天气,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刨坑、下苗、夯土等植树工作中。“该区域主要种植藏柏,春节前要种植近万株树苗,节后将定期查看苗木长势,及时补植补造。”毕节市交建国储林有限公司三工区负责人黄健说。

  今年,织金县将“双重”工程的营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草原改良任务分解到全县28个乡(镇、街道),计划实施面积7.83万亩,并细化到山头地块和造林图斑,明确专人负责项目方案编制、实施和调度工作。

  而在200多公里外的威宁自治县沙子坡林场,华山松林绵延起伏,宛如一条条“绿丝带”。

  4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如今,经过一代代护林员的接力奋斗,沙子坡林场总面积近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3.4%,成为威宁“生态立县”的写照。

  2024年,贵州累计完成义务植树5405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419万人次;完成营造林面积286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887.83平方公里;完成树种结构调整10万亩、退化林修复234.09万亩;建设国储林省级示范基地13个……

  兴绿:绿色发展 兴林富民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铜仁市江口县,14万亩茶园在冬日阳光下泛着翠绿的光泽,这里是“世界抹茶超级工厂”——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不仅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发展,更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村民的“绿色提款机”。

  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村民吴国光说:“我家有4亩茶园入股村合作社,我又在茶园务工,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非常好。”

  不仅仅是茶产业,贵州的“林药”“林菌”“林蜂”“林禽”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黔东南州剑河县,13.7万亩钩藤绿叶葱葱、长势喜人,林农们正忙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如今,“剑河钩藤”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统计,2024年,贵州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达4654亿元,其中,特色林业产业总产值超330亿元、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超850亿元;建成年产300吨山桐子食用油中试基地;颁发首批省级林业碳票10张,累计实现交易1123万元;提升打造森林康养基地8个、自然教育基地12个。

  护绿:守护家园 和谐共生

  “名山胜地,造之在天,培之在人。”春节假期,翠绿掩映下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内,几只憨态可掬的黔金丝猴引得游人驻足观赏。

  “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独生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存数量仅850只左右。”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李海波介绍,作为黔金丝猴的唯一栖息地,保护区通过加强巡护监测、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为这些珍稀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护绿的脚步从未停歇。2024年,贵州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启动多项规划编制与科考,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同时,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464起,发现新种4种,为13.75万株古树名木统一投保;持续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排查治理火灾隐患1353个,建设生物防火阻隔带2985.54公里,并举办全省森林防火公益短视频大赛,广泛宣传生态保护,全力守护绿色家园。

  贵州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将继续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夯实绿色基底、注入绿色动能、提供绿色保障,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贵州力量。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