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吸引更多绿色金融专业机构聚集

2025-2-25 13:07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张璐

城市副中心将形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之“绿色副中心”专场2月25日举行。据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王颖介绍,“十五五”时期,市委金融办将在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市委金融办稳步构建支持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各类绿色金融创新举措在城市副中心落地见效。副中心绿色金融组织资源加速集聚。积极推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五家银行在城市副中心设立绿色支行,做好绿色金融精准服务。引入中美绿色基金、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基金、北京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多个绿色基金,其中北京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在城市副中心签约落地。

持续升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相关交易规则的制定和交易系统的开发,共有1927家市场主体完成开户,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纳入全国绿色项目3000个,碳配额和环境权益累计成交额突破1.1亿吨。

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更加丰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特色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满足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多元融资需求。

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推动通州区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目前已入库项目159个,涵盖可再生能源发电、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等多个领域。指导金融机构落地全国首笔“京行碳e贷”,贷款资金用于通州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十五五”时期,市委金融办将在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统筹做好绿色金融前瞻布局,加强绿色金融政策谋划,积极推动通州区气候投融资工作开展,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转型金融等深度融合,重点深化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以“桥头堡”功能持续辐射带动京津冀三地产业低碳转型。

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作用,提升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努力探索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一批绿色标杆园区。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吸引更多绿色金融专业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聚集,鼓励金融机构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落地更多具有首都特色的创新典型案例。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在城市副中心逐步打造能够自然聚集、不断吸附国际机构和金融人才的绿色金融平台生态,持续提升首都绿色金融影响力。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