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融资模式主要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模式两大类,占最大比重的债权融资主要有信贷和债券两类模式,项目融资和贸易融资是信贷的特殊类别,此外,风险缓释工具,如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品和保险等,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中同时或独立存在,起到减少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的作用。目前我国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绿色融资模式主要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其中项目融资中以政策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ppp)的多种融资模式已被广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众筹、融资租贷等长信融资模式也开始运用在新能源领域。此外,境外气候融资主要表现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赠款、优惠性贷款。
绿色信贷是最主要的融资模式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比例占到了80%以上,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最主要中介,作用非常巨大,是引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强大力量。自2007年以来,中国银监会陆续出台了绿色信贷
政策及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促进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除,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商业银行大力推进了在绿色信贷领域的业务。2013年,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总额为5.72万亿元,占全年总贷款余额(71.9万亿元)的7.96%;2014年上半年,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总额为5.20万亿元,占总贷款余额(77.6万亿元)的6.70%。根据银监会的统计,绿色信贷主要分为“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以及“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绿色信贷”,其中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又分为绿色农业、林业、工业节能节水、
交通、建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节能服务等12类。
绿色债券是最有潜力的融资模式
在绿色与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债券是重要且最有潜力的融资模式。2014年,我国新发行各类债券12.28万亿元,较2013年增加3.57万亿元,增长势头非常快。债券
市场存量债券达到近35.7万亿元,较2013年增加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3%.但相比全球的债券规模占GDP比重为138%的平均比例,我国债券市场仍大有潜力。债券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之分,特别适合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建设的基础设施提供长期的资本支持。虽然前期的增量投资较多,但在基于设施运营期内往往可以实现成本回收,对于建筑、能源、工业和交通部门尤为如此。
我国目前仍没有权威的绿色债券数据统计,专门的绿色债券或气候债券也较为稀少。2014年5月8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发行,这是国内第一单“碳债券”,该债券发行金额10亿元,期限为5年,采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的形式,其中浮动利率部分与中广核下属5家风电项目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实现的碳资产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收益正向关联,浮动利率的区间设定为5BP到20BP(基点)。此外,兴业银行拟发行400亿规模的绿色金融债券,所融资金专门用于发放对绿色环保企业的贷款,该方案正在审批过程中。
项目融资PPP模式广泛运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项目融资是银行的一类特殊贷款,指银行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它足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我国目莳大力推进的狭义项目层面的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涵盖了项目融资的大部分类型,PPP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式,从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的交易,必然体现为BOT、TOT、BOO等具体,模式。PPP特点是利益共存、风险分担和特许经营,是拓展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创新融资模式。
ppp被广泛运用于绿色低碳项目。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期陆续出台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反映了中央政府对PPP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各地也开展了PPP示范和试点。截止目前,全国共有七省市公布了469个PPP示范和试点项目,总投资额为8223.53亿元,其中生态环保类项目数量最多,占7省项目近三成,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和垃圾发电是项目主流;公共交通和道路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所占融资规模最大。占比为50%左右。
本文节选: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气候融资报告:转型中的中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