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2025-3-6 13:23 来源: 中国环境 |作者: 牛秋鹏

谈起全球气候治理,中国的参与不可或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寻求包容性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主动担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既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更是工业迈向高端化、国际化的主动突围。

事实最有说服力。当氢能源重卡穿行在鄂尔多斯的矿区,当数字孪生技术在苏州工业园实时优化碳排放,当光伏板取代烟囱、储能电站调和电网、碳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今天,从东部沿海的技术高地到西部内陆的能源基地,一场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牵引的绿色革命正重塑产业形态。首批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列为重点任务,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政策的出台有望催生地方实践的百花齐放。然而,这场绿色变革并非坦途,技术成本高、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协同不足仍是主要挑战。东部发达地区虽在智能电网、碳资产管理等技术上领先,但高昂的改造成本仍是拦路虎;中西部虽坐拥风光资源,却面临产业链配套不足的困境。

随着政策工具箱持续扩容,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和低碳技术应用,相信会有一批试点城市和园区成为探索低碳技术集成、数字化管理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田,其经验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绿色鸿沟”。

绿色低碳转型并非“选择题”,而是关乎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唯有以技术创新破除瓶颈,以政策协同构建生态,方能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中把握先机,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