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群众的用电要求正在由“用好电”向“用绿电”转变。但由于
电力具有同质性,除直供电和自发自用等特殊情形外,电力一旦进入电网,从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无法区分不同电力品类。绿证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精准溯源?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发放的“工资卡”,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准确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位置、生产技术类型等信息,每张绿证对应唯一的绿证编码,可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精准溯源。
“为充分发挥绿证作用,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精准溯源,我们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法律和
政策要求。”潘慧敏说,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国家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确立了绿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政策明确,绿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防止出现其他类型证书用于证明绿色电力消费,引起
市场混乱,政策明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能再申领电力领域同属性凭证或国外绿证,确保中国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
“同时,我们建立了以项目建档立卡为基础,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到核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依托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全流程贯通,确保绿证全生命周期追溯流程和追溯结果的真实性和唯一性。”潘慧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