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企业掘金万亿售电市场

2015-4-19 11:01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作者: 姚尧

实施:电力“富余”先行

早在13年前,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提出。但是真正能取得突破是在这两年,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力供应充足。这是与前文中提到的“能源革命”、“法治社会”重要性相当的背景。而此轮电改的先行试点地区也将锁定在电力相对富足的区域。

2015年3月,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报告中显示,去年我国的全社会用电总量同比增速为3.8%,全国6000千瓦以上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280小时,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林伯强认为,考虑到电改的复杂程度,必须循序渐进,这一轮电改不会马上在全国展开,而在新电改试点地区的选择上,会依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电力富余程度进行选择。

申万宏源电力行业分析师刘晓宁认为:“新电改或许将在供电能力过剩及其周边拥有多元化电网输配端的地区进行试点,环顾中国各个省的电力供需情况,东北三省、云南内蒙古山西四川等省、自治区的电力供需都相对宽松。”

2015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就已经证实,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电力相对富余的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输配电改革,对输配电价试点。这一次改革是以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所谓蒙西电网)为主体,这一电网覆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电网业务,包括乌兰察布和呼和浩特。“拥有非独家垄断的输配端也是国家考虑在蒙西电网进行试点的因素之一。”刘晓宁说。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内蒙古的风电、光伏、煤炭等资源都较为丰富,其直购电规模一直保持前列,是我国电力外输的主要地区。但由于电力外输的通道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内蒙古电力产能存在严重过剩,这使得蒙西电网更需要也更易于进行电价改革。

与内蒙古存在相似状况的是东北三省和云南等地区。未来或将通过试点进行电价领域改革。据悉,陕西、四川和山西等地方电力企业也存在电改优势,主要是这些地区的地方电力企业有较大的发电和输配电规模和市场。这种多元格局更有利于政府从中进行监管和核定输配电成本,为输配电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