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甘肃科源
电力集团明珠公司立足经济发展需要、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双碳”目标等发展大局,发挥各小水电站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将社会责任根植于公司业务发展进程,联动多方,发挥“中间人”作用,架起社会责任根植的“连心桥”,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担”。
一度电的“零碳旅程”
一度电,从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再到点亮千家万户、驱动产业发展,水电的“零碳旅程”不仅展现了清洁能源的技术之美,更折射出中国能源转型的坚定步伐。
以该公司下属的8座小水电站为例,6立方水即可转化为1度电,整个过程仅需毫秒级时间,且无任何温室气体排放。
“水电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生命周期的零
碳排放”。2024年,该公司水电、光伏年发电量16.0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折合节约标煤19.73万吨,折合减少二氧化碳约137.7万吨。
2025年以来,该公司更是在如何加大电站设备技改力度、提升设备健康水平、满发多供提高清洁电力贡献方面下足了功夫。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大修技改项目共31项,项目的实施,能有效解决机组设备服役时间久、老旧设备隐患较多、设备精益化管理不足等
问题,更好服务清洁能源产业链发展。
而从该公司提供的技术创新亮点来看,位于洮河流域的清水、古城电站,位于白龙江流域的九龙峡、锁儿头等水电站通过集控中心精准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同时,通过生态流量监测,进一步修复鱼类种群栖息地,实现效益与生态保护双丰收。
一度电的“绿色身价”
3月13日,甘肃省首家绿电绿证“一站式”服务站——国网平凉供电公司米祥仁绿电绿证服务站正式揭牌运营。
足以看出,在当下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中,清洁能源已成为能源界争相发展的重点,而每一度电的价值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发电成本与售价,其背后隐含的“绿色身价”正在重塑能源经济的底层逻辑。
近三年来,该公司积极推进清水光伏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的申领工作,累计输出绿电1547.24万千瓦时,
减排13275.32吨,交割国际绿证14294张,助力买家实现
碳减排12264.25吨。
清水光伏电站装机4兆瓦,于2022年6月并网发电,是明珠公司下属的唯一一座光伏电站。自建成以来,清水光伏电站凭借其高效稳定的发电能力和低碳环保的运营特点,成了当地绿色能源发展的典范。近年来获得15000张绿证,不仅体现了该公司清水光伏电站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贡献,也为电站未来在绿色电力
市场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明珠公司正在及时跟进
碳市场交易情况,增大存量满足市场需求,为双碳目标的落地持续输送清洁能源,并将积极参与绿色电力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度电的“民生温度”
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一度电的价值已超越简单的能源供给,成为衡量民生温度的重要标尺。它不仅是点亮万家灯火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促进绿色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
近年来,该公司各电站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绿
化工作部署,消除绿化“真空”地带,由政府牵头提供技术指导、驻地居民参与、电站实施,根据土质气候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下属头道河电站、九龙峡电站、锁儿头电站以及汉坪嘴电站年度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
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该公司各电站积极响应地方环保护部门号召,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放生鱼苗8万余尾,近年合计放生约30万尾。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电站区域内环境治理,2024年各站清理库区及流域垃圾约6627立方米。
通过将社会责任工作理念融入企业治理工作路径,明珠公司建立了地方政府牵头协调、村企联建、电站组织的社会化履责平台,发电保供的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增殖放流、库区以及周边垃圾打捞等工作,进一步保护黄河、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每一度电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民生价值都被精确度量,当每一度电都承载起经济活力、生态关怀与民生尊严,城市的温度便会有最坚实的刻度,乡村振兴便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每个清晨推开窗户,那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