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国加深海风合作 内蒙古给予独立储能容量补偿 | 投研报告

2025-3-25 11:12 来源: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皮秀,苏可,张之尧

平安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中英两国加深海风合作,内蒙古给予独立储能容量补偿。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本周(2025.3.17-2025.3.21)新能源细分板块行情回顾。风电指数(866044.WI)上涨2.31%,跑赢沪深300指数4.61个百分点。截至本周,风电板块PE_TTM估值约20.56倍。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801735.SI)下跌1.00%,其中,申万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下跌1.06%,申万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下跌1.05%,申万光伏辅材指数下跌2.20%,当前光伏板块市盈率约34.34倍。本周储能指数(884790.WI)下跌2.84%,当前储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29.15倍;氢能指数(8841063.WI)上涨0.38%,当前氢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32.69倍。

本周重点话题

风电:中英两国加深海风领域合作。3月17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与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内阁大臣米利班德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第八次中英能源对话,王宏志与米利班德共同签署了《中英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明确海上风电是未来重点合作领域之一。英国是欧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风装机目标,但目前面临供应链紧缺和通胀导致成本上升等问题,我国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在海上风电制造产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中英两国在海风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近期,国内海风制造企业如明阳智能等计划在英国投资建厂并参与英国海风市场,但也面临非商业因素以外的干扰。随着中英两国政府间交流和合作的加深,国内海风制造企业有望在英国市场取得突破,前期部分英国海风项目开发商有意与国内制造企业合作,预计相关订单有望在近期落地。此外,国内海风制造企业在英国市场取得突破将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其他海风市场。我们看好国内海风制造产业链的出海机遇。

光伏: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9.47GW。3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2月光伏新增装机39.47GW,同比增长7.5%。根据前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新的新能源项目将执行市场化电价机制,新老划断的时间点是2025年6月1日,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国内光伏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抢装。近期,光伏组件价格已经呈现上涨趋势,触底回升幅度超过5%,估计一定程度受抢装驱动的需求回升影响。从投资的角度,短期需求回暖的作用有限,市场仍然担心未来光伏需求的成长潜力不足,且对供给端改革的成效存在担忧。我们认为,光伏板块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供给端,参考近期部分光伏企业披露的年报,当前光伏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光伏产业链仍将供需宽松的背景下,债务风险可能加剧。我们判断光伏板块主要的投资机会可能需要等到债务风险得到较充分的释放之后。

储能&氢能:内蒙古将给予独立储能电站容量补偿。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通知规定,独立储能可自主选择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必要时接受电网直接调用。文件规定,对纳入自治区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向公用电网的放电量执行补偿:补偿标准一年一定,每年9月底前公布次年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明确后执行时间为10年。2025年度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补偿标准为0.35元/kWh,要求2025年6月30日开工,否则不执行2025年度补偿标准。容量补偿金额以月度为周期在发电机组(厂站)间根据装机容量分摊。需要注意的是,补偿金额与放电量挂钩,独立储能放电的多少取决于电网的调用,并不确保储能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政策在疏导储能建设成本、促进储能调用的同时,亦有望鼓励储能电站加强自身交易能力、参与市场并获得回报,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商业模式。

投资建议。风电方面,国内海上风电景气向上,出口形势向好,漂浮式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明阳智能、东方电缆、亚星锚链等;陆上风电需求有望超预期,整机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建议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光伏方面,BC电池产业趋势显现,重点关注帝尔激光、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同时,积极关注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可能带来的组件、硅料等环节竞争形势优化,关注通威股份等。储能方面,海外大储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较好,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重点关注阳光电源、上能电气;户储市场多点开花,建议关注在新兴市场扎实布局的德业股份等。氢能方面,建议关注积极卡位电解槽赛道、进入中能建短名单的华光环能,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环节领先的参与者亿华通等。

风险提示。1)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光伏受宏观经济和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大,如果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新能源的开发节奏。2)部分环节竞争加剧的风险。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风电、光伏制造领域,部分环节可能因为参与者增加而竞争加剧。3)贸易保护现象加剧的风险。国内光伏制造、风电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部分环节出口比例较高,如果全球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将对相关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4)技术进步和降本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上风电仍处于平价过渡期,如果后续降本速度不及预期,将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各类新型光伏电池的发展也依赖于后续的技术进步和降本情况,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