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对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何期待关切?生态环境部有何针对性措施?

2025-3-26 13:37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为积极稳妥推进扩围工作,生态环境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通过召开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建议。三个行业企业特别是绿色低碳优势企业期盼,一是充分发挥碳市场功能作用,加快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二是稳步推进市场扩围,充分考虑行业企业承受力;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生态环境部在谋划部署、政策设计、实施落地等方面积极回应企业期盼关切。

一是分阶段有序推动企业进入市场,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考虑到新纳入市场的企业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掌握规则、熟悉市场、提升管理能力,借鉴发电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成熟经验,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阶段推进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年度),以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管,提升企业履约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有效发挥,碳市场功能作用初步显现。在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度—),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各方参与市场能力,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逐步适度收紧机制,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不断下降,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进一步提升,碳市场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合理控制配额盈缺率,实现碳排放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考虑到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碳排放总量还未达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采用基于绝对总量控制的思路,创新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配额分配方式,基于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此方式既可压实企业减排的主体责任,有效传导减排压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也为下一步过渡到总量控制提供缓冲、奠定基础。该方式不预设绝对配额量上限,配额量与产品产量挂钩,根据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的平均或先进水平设定基线,低于基线排放水平的企业将存在配额盈余,高于基线排放水平的企业将存在配额短缺,不限制企业生产,鼓励先进企业多生产。这种方式与我国当前基于强度控制的碳排放管理政策目标方向一致。2024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所有企业均无配额缺口,无需支付履约成本。2025和2026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根据碳排放强度绩效设置调节系数上下限,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会对行业企业发展产生收缩性效应。

三是科学合理设计核算报告核查体系,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负担。在充分考虑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机理特征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先后分行业制定发布了6项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指南以降低数据质量风险、减少企业工作量为导向,一方面,坚持化繁为简、抓大放小,紧盯主要排放源,压缩非必要核算链条,减少碳排放核算参数数量,简化碳排放参数的核算方法,切实提升核算报告核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便于企业理解和操作实施;另一方面,坚持分级分类管理,细化企业碳排放的过程管理和缺省值取值条件,允许数据质量管理基础薄弱、排放规模小的企业采用缺省值计算,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基础。此外,根据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在管理平台分行业建设数据管理模块,实现填报错误智能预警、关键参数自动计算、统计分析快速便捷、排放报告一键生成等功能,切实减轻企业数据填报负担,有效提升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