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地球,你还好吗?

2015-4-22 10:22 来源: 科技日报

海洋:全球珊瑚礁数量已经减少40%

消融的冰盖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然而人类对于海洋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科学家们发现,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人类对海洋的损害程度非常巨大。在对数百个来源的数据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之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生态学家道格拉斯·J·麦考利和同事得出结论:人类处在对海洋及海洋动物造成前所未有的大破坏的边缘。

科学家们对海量数据进行了汇总,包括化石记录的发现、现代集装箱航运、渔获量和海底采矿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虽然很多研究结果已经存在,但之前从未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过汇总分析。

他们发现,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人类对海洋的损害程度非常巨大。一些海洋物种遭到了过度捕捞,但更大的损害是物种栖息地的大规模丧失,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加速。例如,全球的珊瑚礁已经减少40%,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些鱼类已经迁徙到了较冷的水域。曾经在弗吉尼亚州海岸十分常见的黑鲈鱼,如今已经北迁至新泽西。而没有那么幸运的物种,就未必能找到新的栖息地了。

像红树林这种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被养殖场所取代,预计不到20年,我们消耗的大部分鱼类就将来自这些养殖场。底拖网渔船拖着横扫海底的大网,驶过了2000万平方英里的海域,把部分大陆架夷为平地。

变酸的海洋意味着什么?

科学家警告,海洋如此浩瀚,这些变化看似不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冲击,但化石记录显示,之前曾发生过全球灾害对海洋造成破坏。

现在,碳排放正在改变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美国《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研究显示,海洋酸化可能是造成2.52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元凶。

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在灾难中消失,科学界将其称之为“二叠纪灭绝”。

这场灭绝的原因一直是科学界的谜团。这项研究显示,2.52亿年前,西伯利亚火山猛烈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碳改变了海洋酸度,结果导致大部分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死亡,成为地球史上5次生物大灭绝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麦考利指出:“海洋物种也无法在大规模灭绝中幸免。”他强调,人类仍有时间扭转局面,但这需要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程序,来限制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