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秘鲁4月1日通过线上仪式签署
碳信用合作执行协议,这是新加坡在拉丁美洲达成的首份同类协议,也是继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和不丹后的第四个国际碳
市场合作项目。该协议依据《巴黎协定》第六条设计,为两国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信用生成与转让机制,标志着全球
碳市场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碳信用开发框架成型
根据新加坡贸工部发布的文告,协议生效后将为项目开发者提供明确规则,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
减排项目。两国将重点推进森林保护、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碳信用合作,秘鲁作为亚马逊雨林重要分布国,其生态资源价值有望通过市场化机制转化为气候行动资金。协议实施细则包括碳信用授权流程、项目准入标准等关键内容,预计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公布。
构建跨洲际碳市场网络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指出,此次合作拓展了新加坡在拉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数据显示,新加坡已通过此前三份协议建立起覆盖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碳信用合作网络,本次签约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全球
碳交易枢纽的角色。专家分析,这种"双边协议+国际标准"的模式,为破解全球碳市场碎片化
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本。
助力《巴黎协定》目标实现
秘鲁环境部长巴尔加斯强调,协议将帮助该国获得低碳技术转移和绿色融资。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测算,发展中国家每年气候资金缺口高达3400亿美元,碳信用机制正成为弥补资金缺口的重要渠道。随着协议进入批准程序,两国企业有望在2025年前启动首批符合第六条规则的跨境碳信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