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惠阳仲恺博罗将试点垃圾分类
根据规划,惠州还将打造绿色市政发展工程。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将整合各区县水厂资源,适时关闭平潭、宏和等一批供水能力较弱的水厂,扩建潼湖、黄沙水库等水厂的规模,实现部分区域集中供水,加强供水保障力度。同时选取惠城区城北中心区、仲恺高新区的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建筑建设分质供水管网,完成科技城水厂、罗阳新水厂等水厂新建工程,惠阳水厂、潼湖水厂二期、江北水厂三期等水厂扩建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此外,还将初步建成污水循环利用体系。将中水回用设施作为提高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率的重要手段,对各污水处理设施适当配建中水回用设施。到2020年,中水回用量占全市用水量的5%左右,建成1—2个污水生态净
化工程。
目前正在惠城中心区6个街道试点的垃圾分类,是否会扩大试点范围?该规划提出,将把惠城桥东、桥西中心区、惠阳淡水老城、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博罗罗阳镇作为对于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到2020年要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60%,垃圾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计划6年后4县区天然气主干网投运
绿色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惠州也有此计划。按规划,惠州将打造绿色能源发展工程,推进天然气普及,进一步完善市区天然气管网结构。争取到2020年,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博罗县天然气主干管网全面建成投运,并加快实施中心城区管网改建工程,扩大周边城区天然气供气范围,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同时,还将完善惠城区新光村、龙门县坳头村、惠东县鹤楼村等沼气百池示范村建设。在惠城区上黄村、博罗县杨村等地建设太阳能示范村,大力普及热水器、太阳能灶的使用。
低碳生态当然也离不开绿化,惠州为此将推
碳汇建设工程,实施“绿化惠州”大行动。到2020年,新增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长度达240公里,面积达25.4万亩。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推进湿地红树林建设,严格控制对现有湿地的占用和破坏。到2020年,建设1万亩考洲洋红树林。
有了低碳镇街、低碳村居,才能更好地过上低碳生活。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立足于仲恺陈江街道、博罗园洲镇、惠城马安镇、惠东铁涌镇、博罗罗阳镇建设省级“宜居城镇”,并到2020年争取基本建成五大低碳示范镇。同时,将把惠城桥西街道麦地社区等10个社区打造为低碳示范社区,惠城江南街道下角村等18个村庄也计划要基本建成低碳示范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