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绿色技术正是本轮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需要统筹好创新性、绿色性和经济性。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亟需绿色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来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果绿色技术仅停留在“高成本、低产出”阶段,无论其绿色性和创新性多么突出,都难以激发企业采用的动力,最终无法形成持续发展的动能。所以我们要推广的绿色技术,不应当是还在实验室中的“工艺品”,而是在现实中已经被切实证明有效的“硬工具”。
近年来,为更好促进碳达峰
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
政策措施。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就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作为牵引,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促进相关支持政策、商业模式、监管机制更加健全成熟。国家相关部门还定期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并列明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实际应用案例、生态效益等。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呈现跃升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在绿色低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光伏发电技术持续引领全球,高效晶硅电池和钙钛矿电池的研发和应用不断突破,多次创下全球转化效率纪录,同时成本显著下降,装机容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进入成熟阶段,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固态电池发展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解决储能
难题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路线选择。在工业
减排领域,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亮点频出,不仅出现了一批全流程、大规模的重大项目,也涌现出多项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减排路线。建筑
节能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装配化装修、超低能耗建筑和被动式建筑技术在绿色住宅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尽管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多个领域亟待突破,例如氢
冶金、氢能储运、直接空气补集技术等,这里面既有技术突破的
问题,也有技术商业化应用成本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譬如可控核聚变等,还处于研发阶段,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较长距离。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坚持以技术创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政策路线是不会改变的,坚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将迎来更多突破,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加坚实、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