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决策部署,根据《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电池)产业链发展方案(2024—2027年)》工作要求,我局起草了《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期限为: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4月16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在规定日期内,将意见建议(含修改理由)反馈至经济和信息化局
冶金建材科。单位意见请加盖公章书面反馈,个人意见请署名书面反馈。反馈意见可邮寄纸质材料至康定市光明路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邮编:626000,联系电话:0836-2876799),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邮箱158662615@qq.com。
附件:《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
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10日
附件
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
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部署要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发展机遇,以州内资源为基础、以飞地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关键材料、骨干项目带动作用,不断补充和延伸锂电产业链条。按照“一区四园,协同发展”空间战略布局,依托我州丰富的锂辉石资源,加快矿山开发建设步伐,提高锂资源供应量,辐射周边飞地工业园区。支持企业进入成渝新能源汽车协作配套圈,开展高水平、高效率产业合作,形成以甘孜、成都、眉山、宜宾和遂宁为主的锂产业链,推动我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我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协同发展地区定位,立足打造国家级锂资源产业基地目标,聚焦锂产业上游开采、中游冶炼和下游加工制造等关键领域,加快构建锂产业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着力打造锂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和区域合作新高地。力争到2027年,天齐锂业措拉锂辉石矿生产规模120万吨/年、斯诺威矿业德扯弄巴锂矿生产规模150万吨/年、融达锂业甲基卡锂辉石矿生产规模105万吨/年、惠绒矿业木绒锂矿生产规模300万吨/年、九龙中川矿业打枪沟锂铍矿生产规模48万吨/年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二、突出育链,夯实产业基础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宁德时代斯诺威德扯弄巴锂矿采矿、选矿和尾矿库农用地转用报批,推进取水工程、外运道路改扩建、塔公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惠绒矿业木绒锂矿项目核准、安评、环评、水保、能评、地灾、压覆矿、农用地转用报批等审批要件办理。加快天齐盛合措拉锂辉石矿项目核准、安评、环评等审批要件办理,推进110KV输变电工程、外运道路改扩建、取水工程和尾矿库建设。加快九龙中川打枪沟锂铍矿项目核准、安评、环评、水保、用地等审批要件办理。启动天齐锂业措拉锂辉石矿特白沟尾矿库工程建设。
(四)推动锂矿资源增储上产。强化矿产资源生产供应,以锂资源绿色开发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为主导,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统筹开展州内锂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加快麦基坦锂矿、容须卡南锂矿、甲基卡东部外围锂矿等重点矿区的深部勘查。强化政企协调联动,高效推进找矿突破,进一步查明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加快道孚县亚卓乡惹一卡、康定市哲西曲诺卡等锂矿找矿靶区矿业权设置工作,为稳定产业链打好资源基础。支持融达锂业锂辉石矿原矿外运委托代加工,扩大矿山产出,实现产能与资源有效匹配,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突出补链,拓展产业空间
(五)促进链主企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支持甘眉园区建设“基础锂盐加工—关键材料生产—电池生产—电池回收”锂电池产业链,着力发展动力/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支持成甘园区实施动力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配套项目布局,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成链。支持遂甘园区布局锂电新材料产业,规划形成5万吨电池级锂盐、5万吨前驱体等综合利用产能。支持甘宜园区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动力电池及相关配套产业。
产业协同表
(六)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多场景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区公共区域、居住社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展专用领域试点示范,推动中短途客运、物流车辆、环卫用车电动替代,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
四、突出强链,壮大产业规模
(七)强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完善锂电全产业链条,编制锂电材料产业链全景图,统筹推进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与锂电池、电化学储能产业均衡协同发展。加强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支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锂电材料项目。聚焦头部企业、上市企业、骨干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在共建园区布局锂电产业及相关配套项目。
(八)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融达锂业加快35万吨/年选矿提质扩能生产线建设,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引入先进工艺设备,严控
节能降耗,优化选矿工艺指标,以技术驱动发展,提升原材料
市场供给能力。支持宁德时代斯诺威、天齐锂业、惠绒矿业、九龙中川发挥各自优势与各类设计院、研究所和创新平台加强合作,围绕产业链开展产业化应用和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新型绿色智慧矿山建设,优化矿山采选工艺,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锂矿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五、突出延链,优化产业结构
(九)培育壮大锂电材料产业。引导锂电材料产品规模化发展,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飞地工业园区机制创新,大力引进、扶持发展具备锂资源优势的上游企业。以飞地工业园区现有能投锂业、天华超净、锦源晟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无水氯化锂、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等优势产品,深入推进金属锂及型材生产,扩大金属锂在未来电池方面的产业化运用。
(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鼓励融达锂业、宁德时代、天齐锂业、惠绒矿业等锂矿资源开发企业与宜宾、成都等电池重点区域以及眉山、遂宁等关键材料生产地协同合作,加快推动锂矿资源开发,扩大关键材料产能,提高资源供给和材料配套能力,增强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实施龙头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积极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产业链重点企业聚集,推动企业成链集聚发展。支持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锂电产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
(十一)强
化工作统筹。依托锂资源绿色开发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建立一体化高效运转职责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对接机制、服务机制,执行好、落实好政企定期会晤、定期会商制度,形成推动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社会民生的强大合力。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动锂资源开发高新产业、链主企业、公共平台、领军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融合,打造产业标识度高、综合竞争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
(十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财政投入、金融保障、收税支持、用地保障、用能保障等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战略资源形成产能。探索采用“临时用地+永久”方式全力保障锂资源矿山用地,以临时用地方式保障矿山企业在勘查阶段、生产建设前期临时用地需求。积极争取将锂矿永久性用地列入国省重大项目清单,解决企业用地
问题。鼓励和支持区域内矿山企业,利用国家各项政策、资金设立地质勘探项目,支持企业增加勘探投入,增加区域内战略资源储备。组织开展工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十三)强化实施效益。严格实施锂矿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确保各项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与锂矿资源开采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严格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鼓励和支持资源开发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乡村振兴建设,改善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鼓励企业在用工、
运输及相关配套产业方面向当地群众倾斜,促进当地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