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归给全球气候合作再次蒙上阴影。
4月8日,特朗普签署多项行政令为发展化石燃料产业扫清障碍。此外,今年1月上任伊始,特朗普便重新推动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2017年,他首次宣布退出该协定,理由是其对美国经济构成“不公平负担”。
美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
政策转向对国际气候努力意味着什么?
世界经济
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全球气候总监戈麦斯(Pedro Gómez)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气候行动是一项团队运动,它不仅仅依赖于某个国家、地区或企业,而是需要全球共同协作。这些
问题发展迅速且充满动态性,单一行为者无法单独产生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从各方的现实立场出发,确保我们即便无法完全步调一致,至少也能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不确定性与机遇并存
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升高,为气候行动带来了潜在冲击。近日,美国清洁能源行业高管预计,特朗普政府公布的新关税将增加生产成本、扰乱供应链以及推高电价。
能源产业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太阳能电池组件供应链分析师皮尔斯(Elissa Pierce)认为,一些制造商在美国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但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电池,“即使是美国制造的模块也会因这些关税而变得更加昂贵。”
对于相关影响,戈麦斯表示:“现在得出结论或许为时尚早,因为这些变化才刚刚显现。但
市场已经显现出重要信号——波动性正在加剧。这对投资者尤为关键,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诸多举措高度依赖资本向特定领域的配置。当市场波动加剧时,投资决策无疑会面临更大挑战。”
但戈麦斯也认为,挑战中蕴含机遇。不同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具体影响各异,但技术进步为气候行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他称:“我们正处于一个智能时代,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助力。AI可以优化流程以提高能效,更能在具体领域发挥作用,例如通过研发新型化学技术改进电池性能。这是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
戈麦斯进一步分析,集体行动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唯一出路。“无论是单一企业、行业,还是某个国家或组织,单打独斗都不足以应对这一挑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重大课题,唯有齐心协力才能有所作为。”他称,困难与机遇并存,但协调一致至关重要,今年的COP 30将是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气候议程向前迈进的难得契机。
他还强调,实现气候目标需要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的通力合作。同时,气候行动要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相辅相成,在确保经济发展和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善待地球。
集体行动应对
2024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撒哈拉沙漠遭遇50年来罕见洪灾,超强台风“摩羯”重创亚洲多地,波斯湾国家夏季遭遇极端高温,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及强风雹袭击,气候变暖也在持续,全球温度纪录再被刷新。
气候状况的加速恶化是否足以打破政治僵局,推动更广泛的集体行动?
戈麦斯表示:“去年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一年,干旱、洪水和野火接连发生,这些并非偶然,而是趋势性变化的体现。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并带来深远影响。我们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纪录——无论是史上最热的年份,还是洪涝与干旱的频次。不幸的是,这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提升韧性和适应能力变得越发紧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可以松懈,而是要求我们在
减排的同时,学会适应一个愈加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
他进一步表示,全球已在气候行动和适应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切实措施。然而,气候行动本质上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我们无法奢望所有人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一致——历史上从未如此。真正重要的是确保大家朝着同一方向努力,通过凝聚各方力量,从现实出发推动变革。”
在政策层面,戈麦斯建议道:“如果必须选择一项亟待实施的政策,我认为碳定价极具意义。尽管当前实现全球统一的碳价尚不现实,但这一机制能有效凝聚各方努力。它能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为气候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