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氢能:开启深远海新能源开发 “新航道”!

2025-4-15 13:45 来源: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张胜杰

近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将大海中的氢充分利用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我国沿海地区及海域,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海水资源都很丰富,具备以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谓一举两得,不仅可以减少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耗,还能缓解海上新能源快速增长和电网建设慢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风光利用率,建立起“海上新能源+电解制氢+氢基化工”的新经济模式。

在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事业部主任、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总经理刘玮看来,海洋氢能是关乎能源革命和海洋强国建设相互交融的战略性命题,也是全球氢能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成为深远海风电大规模开发的破局点。

“将风、光资源就地转化为绿氢及氢基燃料,可以破解深远海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将价值链向氢基绿色燃料延伸,有力支撑全球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氢基燃料国际贸易的战略性抓手,推动国际氢能贸易开展,助力海洋氢能实现零碳化商业应用。”刘玮说。

据国家能源集团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聪敏介绍,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是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也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

记者了解到,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配套的海上制氢平台最大特点是可以脱离陆地上的电网,在无需外来能源供给的情况下,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生产氢气、甲醇和氨,是我国首个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

该海上制氢平台过半区域,包括栏杆外面都铺设了光伏板。在平台周边的海面上,也特意配套了漂浮式海上光伏组件,用太阳能转化的清洁能源生产绿氢。

“利用海上新能源离网制取的绿氢,可进一步转换为容易储存的氨和甲醇,这两种化工产品既是船舶的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能源领域。”刘聪敏说。

据了解,海洋氢能有三大场景,分别是近岸“半海半陆式”海风陆制助力工业脱碳、远海“全海式”海上氢氨醇综合能源枢纽、“零碳岛屿”海洋氢能一体化供能解决方案。随着行业愿景的落地、示范项目的推进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向海图强”的科技攻坚战已经打响,“氢向深海”征程将正式开启。

谈及国家能源集团海洋氢能“三步走”战略,刘玮表示,一期已建成围绕山东烟台海上漂浮式光伏固定式平台制氢/氨/醇项目,以海上电氢醇试验打通全技术链条,打造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及海上新能源制氢及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计划到2027年,在江苏盐城建设海上风光同场半潜式兆瓦级制氢百吨制醇项目,突破海上可再生能源平台关键技术,实现兆瓦级长时间应用示范,打造海上综合能源平台及海上标杆工程;三期计划到2030年,规划南海深远洋海上风电浮式千吨级制绿色氢基燃料项目,实现绿色燃料批量化生产,探索海洋氢能产业化路径。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未来,海洋氢能有望实现海上能源枢纽愿景,建议从技术、装备、法规和产业政策维度推动行业发展,积极打造海洋氢基能源网络,推动建立全球海洋氢能法律框架和国际公约。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