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银行“碳”索绿色金融新赛道,助力气候投融资

2025-4-16 11:1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华楠

      作为中国中小银行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湖州银行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30·60目标”,采纳赤道原则、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努力走出一条绿色金融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24年末,湖州银行绿色融资规模突破280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36亿元,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超52%,以实际行动“碳”索绿色低碳发展。

  战略引领:构建气候投融资顶层设计

  湖州银行自2016年起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制定并完善了《绿色金融三年发展规划》《碳中和银行建设中长期规划》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文件,明确分步走路径,确保绿色金融战略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在董事会层面,湖州银行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和“战略与ESG委员会”。在经营层面,湖州银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在执行层面,湖州银行设立绿色金融部一级部门,并配置绿色专营支行和专职岗位,形成了“顶层有设计、中部有体系、全员有基因”的协同推进机制。

  此外,湖州银行还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在绿色信贷、清洁能源贷款等领域给予专项奖励费用和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产品创新:打造气候友好型金融工具

  湖州银行以“绿色+”经营策略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共富、转型、普惠等6大领域的金融服务方案,推出了一系列专项绿色信贷产品,如“绿色园区贷”“绿融成长贷”“绿能贷”“绿储贷”“绿色小微快贷”等,为低碳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例如,“绿色园区贷”助力制造业园区绿色低碳设计,推动绿色产业集聚;“绿能贷”和“绿储贷”支持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近两年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超过52%。

  “湖州银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6亿元,募集资金定向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等气候友好项目。”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创新气候友好型金融衍生品方面,湖州银行探索碳排放权质押、用能权质押等工具,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针对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需求,提供中长期贷款和技术改造支持,并推出与企业ESG表现及碳效表现挂钩的“低碳先锋贷”,激励企业减排,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风险管理:筑牢气候投融资安全屏障

  “我们深入分析气候风险因素的传导路径,探索开展气候压力测试,评估碳定价对贷款组合的潜在影响,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采纳赤道原则,对融资项目进行环境风险分类(A/B/C类),高风险项目需制定缓释措施,确保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此外,湖州银行在国内城商行中率先上线企业ESG评级系统,将ESG指标体系引入违约率模型,每月定期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识别与客户活动相关的环境风险,有效提升了对信贷客户履约能力的预判能力。

  夯实内基:强化气候投融资能力建设

  在创建智能服务平台方面,湖州银行于2019年启动绿色金融智能服务平台——“绿色信贷管理系统”的创建,通过智能化识别绿色分类和“系统初分+人工纠偏”层层审核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投向符合气候目标的领域。

  “我们创建了信贷资产碳核算系统,动态监测企业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助力企业在绿色发展中建立坚实的碳资信。”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外,湖州银行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绿色金融政策和标准的研究,先后参与制定《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银行评级方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政策法规,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贡献了湖州银行的智慧和经验。

  未来展望:引领气候投融资新赛道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等项目的信贷支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推动绿色金融规模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州银行将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度融合,拓展绿色金融边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国际合作方面,湖州银行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多边机构的合作,创新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助力企业绿色出海,打造气候投融资领域标杆银行,书写中小银行服务生态文明的“湖州方案”。

  “湖州银行还将以金融力量赋能绿色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引领气候投融资新赛道,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湖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