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高空遭遇氨气泄漏!全国监测冠军谷树茂讲述"玩命"工作日常

2025-4-18 11:05 来源: 易碳家 中国碳交易网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我大学毕业刚踏入工作的时候,看着众多标准规范和监测设备,我就感慨环境监测领域的博大精深。我那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够像前辈同事们一样,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于是,标准规范就成了我的“枕边书”,监测设备就成了我的“手把物”。对标准规范不理解的时候,我就多向同事们请教,仪器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的时候,我就利用闲暇勤加练习,还时常像解剖麻雀一样拆装设备,深入了解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这样,在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及长期的实战锤炼中,夯实了我的专业技术。

  说到危险,污染源现场监测,经常需要我们背负十几斤重的设备,爬到几十米高的平台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候监测点周边设施的温度还挺高,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度。一不小心,我们的鞋子可能会被烫坏,皮肤也有可能被烫伤。偶尔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有一次我和同事在30米高的平台上监测,企业用于脱除污染物的液氨罐阀门突然泄漏,氨气顺着烟囱很快就到了我们身边,那种窒息的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们就抓起身边监测用的纱布,迅速捂住眼睛、鼻子和嘴巴。好在那天有风,而且这种氨气在高空扩散得比较快,最后我们安全顺利地撤离了现场。还有一次,在离我现场监测不到20米的地方,一个环保设施因为某些情况突然发生爆炸,当时我差点从高空监测平台上掉下来。到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虽然监测工作比较辛苦,但是我从不后悔选择这份职业。慢慢地,爬烟囱成为了习惯,学习成为了习惯,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也成为了习惯。

  齐鲁大地是我工作的主战场,祖国的河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守护。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共有监测人员近7万人,像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只不过是众多监测人员当中的一个代表。我相信,我们生态环境监测人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持续发光发热。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