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问题多多
我国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工作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还存在回收无序、管理落后、标准缺失、加工水平低等
问题急需解决。
缺乏相关法律
法规和
政策支持。我国现行的与废物分类、回收及再利用有关的法律、政策及地方标准,缺乏针对废旧纺织品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无法满足当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的需要。仅就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再利用制度建设而言,在立法上尚未取得进展。
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废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报废机动车船回收拆解、机电产品再制造,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的资源化规定了具体要求。但没有将废物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内容纳入法律法规,且缺少实施细则。《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到了对纺织服装的回收再利用,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和强制要求,以及缺少系统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缺乏行之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目前除了少数正规企业外,我国废旧服装处理的主力是遍布在城市、农村的个体回收大军。多为自发形成,散兵游勇,大都处于半地下状态。 据有关部门调查,这些回收旧服装的游击队,普遍存在规模小、加工手段落后、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亟须规范管理。此外,逆向物流体系严重缺乏。实际上,我国对服装生产中的废料、销售中的旧服装回收、企业产品的库存缺乏有效的再利用渠道和机构。现有的渠道是极少数企业、居民委员会或是志愿者行为,多数情况下最终不了了之。
缺乏相应的分类标准和监测标准。目前,我国尚没有出台废旧服装的回收分类标准,使得回收再利用工作很难进行。同时,由于纺织废料再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准入门槛低,生产的再生纤维质量以及卫生、安全性都缺乏保障。
当前,废旧服装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创新不够,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回收利用还停留在技术含量低的、废旧物资的降级处理上。如废旧服装的再设计等,主要表现为物理形式的以大变小,开发大量低层次产品,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循环利用价值,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