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GEP?GEP探索一条生态量化之路

2015-4-29 01:15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张小影 杨阳腾等

据了解,深圳市盐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为破除“唯GDP政绩观”提供了实践样本。“现在是16时33分,实时监测监控系统显示,区内PM2.5监测值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58,处于良好状态;盐田河双拥公园断面水质级别为Ⅱ类;登山道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3500万个……”在广东深圳市盐田区环境在线监测室,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该区全要素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噪声、污染源、工业废气和油烟等监测指标。

大屏幕上这些不停跃动的数字,展现了盐田区环境保护全要素、全覆盖,以及市民全知晓、全参与的一个侧面,更支撑起我国第一个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运行。

今年年初,盐田区在国内首次发布城市GEP,为生态环境贴上“价格标签”,为“美丽中国”提供量化依据,也将区域发展切换到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模式。

“三小三大”,开发一块和谐发展宝地

GEP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的英文简称,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与GDP更关注经济系统运行状况不同,GEP关注的是生态系统运行状况。

在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盐田区城市GEP为1015.4亿元,是当年GDP的2.48倍,人均GEP约为47.47万元,单位面积GEP约为13.6亿元/平方公里。据介绍,2014年城市GEP很快就会完成初步核算,预计在上年基础上会有较大提升。

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说:“GDP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而城市GEP则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就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它们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将生态量化,这个听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源自盐田区多年以来对生态发展的坚守。

盐田区区长杜玲将盐田区的“生态家底”概括为“三小三大”:

一是面积小却是生态大区。盐田总面积仅72.63平方公里,但其中三分之二是生态线,海岸线长达19.5公里,森林覆盖面积高达67%。天蓝海碧,绿峦叠嶂,这是“山海盐田”最宝贵的资源;

二是人口少却是旅游大区。盐田常住人口仅20余万人,却每年接待超过2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三是GDP总量相对较小却是物流大区。2014年盐田GDP占深圳GDP总量不足3%,但位于区内的盐田港却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每日往来拖车超过万台。

“盐田区天生丽质,但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爱护和保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呵护好蓝天绿地、青山秀水,把这里建成保护与发展并重、经济与环境和谐的宜居宝地,是我们探索建立城市GEP核算体系的初衷。”杜玲说。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