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指标,打造一把自我优化标尺
盐田区城市GEP核算体系共包含3级指标。一级指标2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二级指标11个,包括生态产品、生态调节、生态文化、大气环境维持与改善、水环境维持与改善、土壤环境维持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与改善、声环境价值、合理处理固废、
节能减排、环境健康等;三级指标28个,包括直接可为人类利用的食物、木材、水资源等价值,间接提供的水土保持、固碳产氧、净化大气等生态调节功能及源于生态景观美学的文化服务功能,水、气、声、渣、
碳减排、污染物减排等指标。
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局长林惠祥介绍,核算体系在具备通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特点。因此,指标的设置具有普遍性,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设置了28个指标要素,但具体核算项目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针对盐田港环境污染治理压力较大的现实,其主要核算项目就是
节能减排。
这么多指标如何进行赋值和统计呢?据介绍,“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4种:直接
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条件价值法、成果参照法;“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2种:替代工程法、防护费用法。如在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的节能减排方面,该核算体系主要考虑了港口、机动车、绿道自行车等,实现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
林惠祥解释,在上述6种核算方法中,除了条件价值法是主观方法,其余5种都是客观方法。“保证科学性首先要坚持一个标准、一杆秤。相对而言,保证体系的科学系统、完整规范、简便实用才最重要,数值的高低反倒是次要的。不同地区的‘城市GEP’价值可能难以比较,重要的是与自己纵向比较,不断提升,达到自我纠偏、自我平衡和自我优化。”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基于这套方法做出的一些测算:盐田港“油改电”、“油改气”项目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约14吨,碳减排量约7.5万吨;绿道自行车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约150吨,碳减排量约4.9万吨。这些节能减排措施,创造了大约1.5亿元的生态价值。
有了GEP这面城市生态系统的“镜子”,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环境做加法。
今天的盐田,辖区省级宜居社区建成率已达94%、建成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23.23平方米、全区公共自行车租借频次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等多项指标均位列
深圳全市最高;率先建成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环境要素全覆盖;空气优良天数增至358天,质量全市最优;PM2.5年均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