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路径选择
国内七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起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政策推动了41个省市建立碳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在100个地区积极探索碳
排放权交易。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路径的策略建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通过政策间的协同和相互支撑实现
碳交易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二是实施
碳金融的区域合作拓展及创新发展路线;三是以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成员作为现有试点碳排放交易体系潜在区域扩张目标,逐步推进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
(三) 拓展我国在碳金融领域国际影响力的策略选择
拓展我国在碳金融领域国际影响力的策略建议包括三点,一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取在中国碳
市场框架内解决“
航空碳税”
问题;二是依托差异化资源和能力,创造国际碳金融产业错位竞争优势;三是立足本土
碳市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体系谈判进程。
(四)发展我国碳金融产业政策建议
我国碳金融产业链的基本组成包括碳交易所、碳交易商和经纪商、项目开发商、碳
核查机构、咨询公司、银行和法律服务机构等。关于促进我国碳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分为五个要点,一是制定规则鼓励通过公平竞争产生未来全国性碳交易平台;二是鼓励和扶持碳交易商和经纪商跨试点区域开展业务;三是支持履约企业联合发起设立在一级市场采购
碳信用的
碳基金;四是设立政策性基金引导商业银行进入项目早期融资;五是出台全国性的
第三方碳排放核查机构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