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得:增收节能两不误
光伏产业近几年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以往光伏电站大多建在广阔无人的沙漠中。对于光伏产业与扶贫开发携手,许多业内人士持积极态度。
“光伏扶贫实现了农村用能方式的新突破。”在赵伟安看来,“光伏发电项目,首先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丰富的屋顶资源,有效地调整了能源供应的结构,降低了
碳排放;其次光伏扶贫为农村贫困户提供了稳定、长期的收入,转变了传统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眼下,
山西省5个试点县都在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其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效应,不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且也点燃了不少国企、民企的投资热情。
光伏产业与扶贫开发携手,共振点在哪里?从收益角度看:每座100KW的电站每年可发电12—15万千瓦时,按照当前国家鼓励性
政策,每度电收益约为1元,一年可收入12万元—15万元,收益期25年;企业建设1个10MW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至少可以拿出100万元以上的收益支持当地扶贫事业。从环保角度看:相关数据显示,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
“变"漫灌"为"滴灌",光伏扶贫是“最符合”精准扶贫要求的扶贫举措。”临汾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称,光伏扶贫工程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就业,改善农村用能条件,具有明显的产能和经济带动作用;以贫困村为单位建设光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的“资金源泉”,使村集体能够组织投资开发更多项目,而且长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