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好:多重障碍待突破
山西省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现在设施农业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大力推广光伏扶贫工程,仍需突破多重障碍,尤其是
政策上的统筹、资金上的瓶颈、推进中的规范。
光伏扶贫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
难题,大规模推广主要是资金难题。杨刚杰说,光伏扶贫试点工程静态投资约8万元/瓦,建设100KW村庄光伏电站大约需要投资80万元,除了省里安排的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还有30万元的缺口。他建议,政府应完善光伏扶贫补贴政策、规划衔接等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事而异,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
赵伟安表示,虽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要做好光伏扶贫这项阳光工程,实现长期稳定收益,必须有科学的设计方案、较低的投资成本、优质的设备器材、优良的工程质量。否则,再好的规划也是画饼充饥。
记者了解到,土地、林业、
电力等部门规划不统一,也增加了光伏产业发展难度。例如,同一块地,国土规划为未利用土地,林业规划就是宜林地。光伏产业发展与电网规划建设时间上错位,未能有效衔接,也导致电网接入审批困难。
业内人士指出,开展光伏扶贫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使贫困群众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直接增收,在项目中参股分红,实现就业。促进光伏扶贫的发展,关键还是国家政策。从政策机制,捋顺
市场秩序着手,尽早找到一个可持续、各方共赢的路子,制定一套完善的光伏扶贫政策机制。在实施中,除了考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一定还要兼顾到扶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