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碳排放,该如何发展

2015-5-5 12:13 来源: 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推动能源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是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根本保障。加强能源市场机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建立公正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既要破除某些领域的市场垄断,也要纠正和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定价机制尚未全面反映其社会成本。比如煤炭燃烧所造成大气和水资源污染、公众健康损害等社会损失并未在其价格中体现,国家也没有完善的税费制度对其收益进行相应转移支付,而燃煤消费造成环境和健康损失成本则相当于当前煤炭价格的50%左右。

因此,一方面,通过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改革和碳市场的建设,使资源环境损失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则有利于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激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分时电价、阶梯电价等能源价格改革,在促进节能的同时,保障低收入家庭公平获得优质能源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前在能源体制改革中,要特别关注碳市场的建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紧迫形势下,碳排放空间的紧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属性越来越明显,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明确碳排放空间和配额的价值,促进企业减排,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率。

目前,我国已在“五市二省”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要尽快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这也是在全球低碳发展趋势下的基础能力和基本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地区和企业碳排放统计,监测和核算体系的建设,为应对国际社会减碳机制的发展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

未来碳市场的发展可能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选择和发展潮流。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容量空间制约使碳排放空间越来越成为比劳动力和资本更为紧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需要大幅度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率(碳生产率)。实现全球温升不超过2℃目标,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需比2010年下降40%~70%,而届时GDP约为2010年的3~4倍,因此碳生产率需要提高5~10倍,年增长率需达4%~6%,远高于发达国家工业革命进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因此,提高有限碳排放空间的经济产出率,成为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碳市场将把碳排放额度的价值显性化和货币化,各类碳金融产品也会相继产生和发展。类似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碳市场和碳金融也可能发展成为国际低碳发展竞争中的重要环节。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