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此次调研发现,各地在推进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争做典范,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制约低碳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仍不够完善,尤其缺乏法律支撑;地方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仍有待加强,政府支持低碳发展的力度有待提高;全社会各方面对低碳发展的重视度仍不足,公众和企业的意识和参与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当前我国经济存在明显下行压力,地方低碳发展面临稳增长的挑战,有的地方对低碳和发展的关系存在不同观点,低碳发展的动力有所削减,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低碳能源的推广利用也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低碳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
一是完善法律
法规和
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层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指导地方编制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相关法规;完善
碳排放控制制度;出台全国低碳城市及社区、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扶持政策;全面推进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制度化。
二是加强对地方的支持力度。研究开辟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渠道;加强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研究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产业、财税、投资、金融、技术等方面配套政策;加强对地方低碳发展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持力度,指导地方提高基础能力建设水平。
三是推广低碳发展先进经验。对各地低碳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总结评估工作,树立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园区、社区及企业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交流低碳发展经验,营造国内各地方以及国内外开展低碳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体制优势,在公共服务领域强力推广低碳能源和技术产品,加大政府在低碳领域的投资力度,形成政府购买低碳服务的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
市场作用,开展碳
排放权交易,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探索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工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低碳产业。
五是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从市场激励和宣传引导两方面着手,提高全社会低碳意识,培养低碳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形成共促低碳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