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工程转型之路在何方?

2015-5-8 14:04 来源: 农民日报

“农村沼气工程转型之路在何方”


据农业部数据,目前我国农村沼气年生产量可达160亿立方米,为农民增收节支近500多亿元。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牲畜养殖方式的变化,户用沼气需求和使用率下降,一些中小型沼气工程出现运行效果不佳、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现象。日前,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了规模化沼气工程培训班,众多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畅所欲言,提出沼气工程应沿着规模发展、综合利用、科学管理、效益拉动的方向转型升级,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发言。

行业投入应依标准而行

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全国沼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景明

自1983年4月第一个沼气标准《家用沼气灶》发布实施以来,农业部已经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的沼气国家和行业标准共53项。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标准21项、沼气工程标准18项,还发布实施了包括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沼肥加工和施用、沼气发电等14项标准。

2012年开始,农业部提出了沼气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等9个方面,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等6大系列,以及沼气制取、设施建造、产品生产等8项内容。

2011年5月,经国标委批准,全国沼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5)正式成立。同年11月,我国又成功申请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沼气技术委员会(ISO/TC255)主席国的地位,向ISO提交了《高温火焰燃烧器》和《户用沼气池》等国际标准提案。
 
尽管沼气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交叉重复矛盾、标准体系不够合理、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农业部也将逐步推进5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即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为做好2015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农业部将启动沼气工程远程在线监测信息系统标准制定工作。要求各沼气工程都要配备安装远程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可测量、可识别、可核查、可追溯,可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分析、预警和专家诊断等多功能。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沼气标准体系,将以往由政府投资决定沼气标准转变为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标准引导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实现沼气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