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管理等。《意见》为我国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那么,我国城镇化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实现向绿色转型?本期应知进行解读。
城镇化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