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概念的科学性分析

2015-5-16 17:19

一年多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已成热点话题。雾霾“锁城”下,部分电力企业开始对燃煤电厂探索“近零排放”,某些新建电厂已按“近零排放”进行建设,为数不少的现役燃煤机组已列入“近零排放”改造计划。一时间,“近零排放”建设或者改造,正由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向全国推进……但是,燃煤电厂真能达到或低于燃气电厂的实际排放吗?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概念科学吗?值不值得推广?燃煤电厂实施“近零排放”后,燃气电厂还有没有生存空间?燃煤电厂实施“近零排放”后对环境的改善有多大贡献?4月29日,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燃机研究所的刘志坦所长作了《燃煤和燃气电厂污染物排放分析》的报告,再次对“近零排放”做出了理论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分析。

背景

何为“近零排放”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三项大气污染物(未包含二氧化碳等)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的燃机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相比较,将达到或者低于燃机排放限值(非实际排放)的情况称为燃煤机组的“近零排放”。

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独立现场取样检测数据显示,舟山四号机组所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分别为2.55mg/Nm3,2.86mg/Nm3,20.5mg/Nm3,均小于燃气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的二分之一。

如何实现“近零排放”?

烟尘:在原有电除尘、袋式除尘/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基础上采用高频电源+湿式电除尘器,或低低温电除尘器配高频电源+湿式电除尘器以及旋转电极式除尘器等技术路线。

二氧化硫:选择低硫优质煤(含硫量一般不高于0.8%),采用高效湿法脱硫技术,使其脱硫效率不低于98%。具体技术包括:单塔双循环、双托盘、U型塔及串联接力吸收塔等技术。

氮氧化物:燃用高挥发份烟煤,采用先进的低燃燃烧技术,NOx产生浓度控制在200mg/M3以下,选择SCR脱硝技术,设计3+1层催化剂并确保3层运行,效率稳定控制在80%以上。
12345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