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怎么构建“绿色”证券市场

2014-4-24 22:5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 张博

    4、将环境指标纳入退市标准,完善环境退出机制。将环境指标纳入上市公司退市标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之持续的关注自身的环保问题,让其意识到不但上市地位的取得需要一定的环保标准,上市地位的保持更需要企业兢兢业业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一旦上市就万事大吉为所欲为的心态和行为。

       5、把创业板建设成为“绿色板块”。创业板地建设要更加突出节能减排,节能减碳的作用,要大力吸收开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替代能源以及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的公司上市。

       三、设立碳交易所。

       鉴于温室效应具有全球性,且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间在减排成本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京都议定书》建立了3种灵活减排机制,即联合履约、清洁发展机制和国际排放贸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即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与我国开展项目合作,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可以冲抵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完成的减排承诺。清洁发展机制构建了由我国企业、技术公司和国际买家共同组成的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延伸,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碳交易市场本身又是一个“绿色”市场,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减缓我国日益增长的环境危机。所以,构建“绿色”证券市场离不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当这一块市场变得越来越大时,我国证券市场才能变得越来越“绿”。纽约—泛欧交易所已设立了碳交易所平台,东京香港证券交易所也准备开展碳交易。然而,由于我国还没有自己的碳交易所,使得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清洁发展机制认识不足,缺乏定价话语权,阻碍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所以,设立碳交易所或者现有交易所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是当务之急,是我国构建“绿色”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加快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发展。

       社会责任投资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投资理念,其本质在于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而是更多的融入一些“社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在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用社会责任投资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型潮流。2007年美国社会责任投资涉 及的资产规模达到了2.71万亿美元,在基金资产总规模中所占比例超过1/10。而在这些社会责任投资契约中几乎都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社会责任投资产品。目前仅有1只社会责任投资基金,而且其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比较弱。因此,当前应该通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提高、社会责任投资指数的开发与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强化环境保护在投资契约中的分量,从而引导投资者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环境保护好的企业。这不仅可以推动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同时也是构建我国“绿色”证券的重要途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