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伤害。目标是从2008年至2012年,使全球主 ...
2021-9-23 09:19
-
● 清洁发展机制(CDM):其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度交易,是单向双边场外交易活动。● 国际自愿碳减排标准(VCS):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投资获利,管制预期等动机,自 ...
2021-9-23 09:18
-
● 碳信用的价值形成过程是碳减排项目的生产过程。京都议定书允许运用CDM与JI减排机制,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中的自愿减排项目中的CCER。● 基于项目产生的碳信用,其市场价值应考虑成本支出,包括三部分: 项目准备期 ...
2021-9-23 09:18
-
2021-9-23 09:18
-
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而所谓“碳中和”,则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 ...
2021-9-13 08:43
-
当前,全球碳排放交易价格处于上升趋势,各国碳市场的碳价差别较大。目前全球各碳市场中,欧盟碳市场碳价最高。我国试点碳市场碳价交易历史最高点记录,是深圳市场创下的,为122.97元/吨;碳价交易历史最低点记录, ...
2021-8-2 10:23
-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来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 ...
2021-8-2 10:23
-
生态环境部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2021年6月22日,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交易管 ...
2021-8-2 10:22
-
发电行业率先试水,但将来发电行业不会是“一枝独秀”,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交易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为重点排放单位,即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 ...
2021-8-2 10:21
-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三个原因:一是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 ...
2021-8-2 10:20
-
截至2021年6月3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试点城市的历史累计成交总量接近3.4亿吨,成交额超过77亿元。其中广东和深圳两地的碳市场交易活动相对活跃,广东碳交易所6月3日当日成交量超过12. ...
2021-8-2 10:19
-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国内碳市场建设发展较快。在国家 ...
2021-8-2 10:18